“感謝魏法官,幫我們化解了我們兄弟倆的怨氣,把我們兄弟間的親情又給找回來了,”李某甲握著魏善輝法官的手激動地說道。8月15日,山東省蒙陰縣人民法院垛莊法庭成功調解一起親兄弟間的糾紛,解開多年兄弟“心結”,真正實現案結事了。
據悉,原告李某甲與李某乙系親兄弟。因被告李某乙用推土機推倒了原告李某甲的竹子,雙方積怨多年,原告李某甲起訴到法院,要求被告里李某乙賠償竹子及鑒定費損失1400元。
在訴前調階段,承辦法官經閱卷發現該案標的額很小,二人名字相近,又住同一個村,后了解到二人系親兄弟。承辦法官意識到,此案標的額雖小,但是事不小,關系到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之情及大家庭的團結和睦,因此確定了通過調解讓二人和好的辦案思路。
原告李某甲告訴承辦法官:“我在意的并不是財產損失,我就是為了爭一口氣。”為了查明案件事實,承辦法官多次頂著酷暑到現場查看,了解案情,并組織雙方現場調解。但被告情緒激動,拒絕溝通,聲稱法庭上見,并表示還要起訴原告的樹木根部生長蔓延導致自己的院墻開裂,案件調解一度陷入僵局。
為了緩解被告的情緒,更好查明事實,承辦法官決定開庭讓雙方敘事說理、充分表達心聲,把怨氣都發泄出來。庭審結束后,承辦法官沒有就案辦案、一判了之。通過庭審,魏善輝法官感覺到雙方都已突破心理防線,他抓住時機,決定判決之前再調解一次,從根源上釋法明理,從情感上感化,動之以兄弟情和對年近90歲的母親的孝心,使親情慢慢重燃。在與雙方反復陳述利弊、釋明親情后,被告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原告也大度地接受了弟弟的道歉,最終兄弟倆握手言和,原告當庭撤訴。
該案雖小,但事關當事人的親情大案。如果處理不好,不僅破壞兄弟親情,影響家庭和睦,而且還會引發更深層次的矛盾,不利于社會治理。下一步,垛莊法庭將秉持“小案事不小、小案不小辦”的司法理念,踐行好“新時代楓橋經驗”,前移辦案關口,推動矛盾實質性化解,在基層治理中貢獻司法智慧和法院力量。